毀滅的種子
薩提爾女士說,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毀滅的種子,學習成為有道德且充滿愛的人是關鍵。
讀到這句薩提爾女士的這句話,著實讓我想了好多天。這是指人性本惡的意思嗎?
我想起來我在做親子關係的雕塑時,孩子處在較低的位階,伸手向父母要愛、要認可,但若父母一直沒辦法滿足孩子的內在渴望,一段時間後,有些孩子會開始反抗攻擊、有的孩子會打岔和逃離、有的孩子更壓抑感受和需求、有的孩子會似局外人進入完全分析的狀態。
而這些成長過程中內在所累積的種種,會在關係的經營上以不同的方式呈現。早年,我的自卑和不安全感,讓我在親密關係經營上變得黏,看似體貼,其實無意中破壞原本穩定的關係;我的焦慮和恐懼讓我在經營親子關系時忍不住想控制,結果變得無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憤怒或挫折感。
更甚之,父母的批判(指正)聲音變成我內在的法官(檢察官),專心找錯,結果更加驗證自己「不夠好」、「不值得」的論述,於是,不是常自我設限,就是拖延,或是過度認真,不允許休息!
我開始明白「毀滅的種子」,是我內在潛藏的那些未經處理的負面情緒、傷痛或不良行為模式。
而「有道德且充滿愛」則是提醒和方向,在覺察到「毀滅的種子」時,我可以停下來,看看內心的情緒,負責任地表達,在關係經營裡,選擇多一點溫柔。
我內心的毀滅種子,不是邪惡的,它只是尚未被理解、尚未被轉化的一部分,也不會因為我拒絕它而消失,但我可以選擇,讓這顆種子在愛與責任的滋養下,長成堅韌而溫暖的花。
邀請你跟我一起偵測內在有哪些「毀滅的種子」?長什麼樣子?它是憤怒、恐懼、羞愧,還是無力感?想要保護的是什麼?是我的尊嚴?安全感?還是某段未解的傷痛?我可以怎麼安撫自己,而不是讓它傷害我或他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