毒性學習
薩提爾女士說,如果過去沒有被整合,那麼每一個當下都會被尚未整合的過去所污染。
晚上十點,兒子跑來書房說,我電腦關掉,要去睡覺了,晚安。
這一刻我看著他,內心出現暖暖的感動,這個「自律」等來不易!沒有體悟前,我用嘴巴教養,這是我從小就知道的方式。身為非常會察言觀色的孩子,媽媽一個眼神、一句話,我不僅做到,還做到極致!
「你要懂時間規劃」、「你要自動自發」、「你要懂感恩」、「你要有禮貌」、「你要自我管理」、「你要控制自己的脾氣」...是我用嘴巴教養的語言。然,現實狠狠打臉,自由靈魂的兒子完全不買單,挫折感讓我用更高壓的方式執行。相同的文字,用更嚴厲、甚至憤怒的口吻傳遞。
短效收到了,但卻變成警察捉小偷、貓追老鼠的遊戲。媽媽不認同的行為,轉為地下化,隨時關注我的動態,隨時調整;媽媽看著他行為的當下,只要臉部表情一變,他立馬道歉!孩子的外表行為看似都達到我的期待,然時不時地「脫序」也讓我正視我教養出現的議題。
孩子「服從」指令、「符合」期待,是因為他對我的在乎,然我沒有停頓去關照孩子內在發生了什麼,於是,關係的連結越來越薄弱、距離越來越遠,教養最後只剩我這個「外控力量」,我也越來越無法放鬆、離我想要的自由越來越遠。關係落入負循環!我追、他逃、我越追、他逃更遠。
意識到這個關係舞蹈後,我開始將所學「運用」在孩子身上,孩子雖不再逃,卻轉為憤怒!他用憤怒控訴我把他視為問題,我覺察到,我沒有將人和行為分開,「運用」背後是源於我擔心被外界評價的羞恥感。修煉的功回到自己身上!
邀請你跟我一起覺察,當你在經營關係時,你的所學,是成為「改變」孩子的「工具」?還是增加連結的燃料?如果是工具,向內反問,對方改變對你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