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去的準備
薩提爾女士說,讓我們得以生存的信念,可能會阻止我們真正活著。
大S在日本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,不幸過世!內心的感受很複雜:震驚、惋惜、難過、心疼...接著,我感受到自己內心的恐懼和煩躁,腦海出現:孩子沒有媽媽了!一股強大的悲傷湧現!
自我有記憶以來,生死議題一直在我腦袋盤旋,於是讀了許多書、上了許多課、訂定許多「未雨綢繆」的計劃。我總以為自己在面對死亡的那一天,可以瀟灑、揮揮衣袖、不帶走一片雲彩,但這一切在我知道自己要當母親的那一刻,瞬間煙消雲散,再也無法從容、淡定!
我開始思索,如果有一天我死了,我的孩子憶起我的時候,會想起什麼?會感受到我這個媽媽是愛他們的嗎?我有教會我的孩子悲傷嗎?我有教過他們面對失去嗎?我有預備他們如何過沒有媽媽的生活嗎?焦慮和恐懼占滿了我的所有思緒!我開始把握住每一個可以機會教育的當下,教導孩子關於生死課題、失落悲傷情緒。
然大S的突然過世,我內在出現了一個聲音:沒有一個孩子會有準備好失去爸媽的那一天!我終於「看懂」孩子「不在乎」、「又來了」的表情,如同我小時候面對家人出門的超理智應對行為,用來隔絕感受內在的不安、焦慮和害怕。我感受到內心的心疼和愧疚。
面對自己身為母親的內心焦慮和恐懼,只是一意孤行的預備孩子,卻忘了孩子內心的感受。已預備好跟孩子談自己立遺囑一事的我,很感謝這次大S的新聞,讓我有機會停下來,關心孩子的感受、好奇他們的想法,帶著愛為失去做「準備」。
邀請你跟我一起好奇失去。先準備可以讓你感受此時此刻的物件,提醒你回到當下,尚未真的經歷失去。然後列出一件可能會「失去」的人、事、物,設三分鐘的鬧鐘,開始想像「失去」,並去覺察自己的狀態,身體、心理、感受、觀點、期待。時間到,回到當下,紀錄剛剛的經歷,不評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