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掐掉的真實
薩提爾女士說,高自我價值意味著能夠對他人做出回應,但不被他人所定義。
課堂中,我們模擬親子之間的溝通舞蹈。我問扮演孩子的那個爸爸,是什麼讓你在面對眼前擺出討好姿態的父親時,你會進入討好和超理智分析的狀態?他說,討好是希望爸爸以我為榮,超理智是不斷的想方設法,看看還有什麼能讓爸爸更開心。我接著問,那你呢?
他困惑地看著我說,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這樣嗎?期待父母親以自己為榮嗎?讓父母親看到自己的努力嗎?我說,是啊!但當你將專注力都放在父母身上時,是否許多時候也無法真正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?當看到哥哥被處罰,內心想為自己冒點險和做點不同的火苗硬深深被掐掉?其實內心因為不被真正的看見和理解,非常孤單吧!
這一刻,他的眼眶紅了!我懂,因為我身為一個很會察言觀色的孩子,很明白那份內心壓抑的孤單和苦:努力察覺別人的情緒波動,下意識地調整自己。這份調整,卻往往在父母的稱讚下難以翻盤,於是忽略自己內心的聲音成為常態,讓自己成為一個讓人放心、不惹麻煩的人更是日常!唯,迷失真實的自己時,常感到彷徨,不再確定自己的價值感來自於什麼。
常自問,我是否值得真的快樂?當我不體貼、不善解人意、不自律、不成熟、不再是父母心目中的「好孩子」,還值得被愛嗎?自問,當我的孩子不體貼、不善解人意、不自律、不成熟、不是我們心目中的「好孩子」,我們還愛孩子嗎?孩子會相信他們是值得被愛的嗎?
原來要勇敢、真實的做自己並不是件簡單的事。我花了好長的一段時間陪伴那「乖」孩子的悲傷和孤單,以及覺察後對自己的內疚。接著又花時間陪伴不活成父母期待而出現的愧疚和羞愧。我不急、我慢慢陪,因為我值得。
邀請你跟我一起覺察,為乖、聽話、察言觀色停頓,好奇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和想法,練習讓自己成為那個被關注、被理解的人,真真切切先感受那份真實。